来源:我的电池网
4月11日,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4)在北京开幕。蜂巢能源携储能专用短刀电芯、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电力储能等全系列储能产品解决方案亮相展会。蜂巢能源针对储能场景正向开发的350Ah和730Ah大容量储能短刀电芯,以及全球首款6.9MWh-20尺短刀液冷储能系统惊艳亮相,吸引广泛关注。
向大而生 短刀储能电芯容量全面升级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下,储能产业飞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储能电芯多基于传统商用车所使用的动力电芯尺寸而来。随着储能应用场景的深拓,储能专用电芯开发日益迫切。受下游储能场景驱动,储能电站规模正从MWh向GWh级别跃进,未来还将步入更大量级,这对电芯容量做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储能电芯容量做大,对储能项目具有显著的降本作用,提升储能项目经济性,储能电芯容量做大趋势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电芯容量做大技术难度高,考验着电池企业产品、技术、工艺和制造创新能力。
继2023年在业内率先推出并量产大容量、长寿命325Ah储能专用短刀电芯后,在ESIE2024展会上,蜂巢能源发布了全新的“飞叠+短刀”储能电芯升级产品:L500-350Ah、L500-730Ah飞叠短刀储能电芯。
L500-350Ah储能电芯基于蜂巢2023年推出的爆款单品325Ah储能电芯,尺寸不变,体系升级,能量密度提升7%,单颗电芯能量达到1120Wh,循环寿命超过11,000次,相较于上一代产品BOM成本降低13.3%,制造成本降低6.2%,且基于短刀工艺,散热效率高,温度分布更均匀,具备低温升特征。
L500-730Ah储能电芯则在L500-350Ah储能电芯的基础上,尺寸加厚,容量加倍,能量密度达到420Wh/L,循环寿命超11,000次。L500-730Ah储能电芯能够大幅减少PACK端零部件使用量,提升储能系统体积能量密度,BMS数据采集与监控精度更高,具有成组更高效、降本明显等优势。
蜂巢能源坚持底层优化创新设计,依托创新“飞叠”电芯制成工艺、L形短刀结构、预锂技术,推出的L500储能专用短刀+飞叠电芯,电芯薄、比表面积大利于散热、温升小,大幅提升了储能电芯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L500储能电芯在规定电流下满充至3.65V后,用直径5mm的耐高温钢针,以0.1mm/s的速度,从垂直于电池的方向贯穿,钢针停留在电池中,观察1小时,电芯针刺测试全过程无冒烟,无起火,蜂巢能源以极致安全从“芯”定义储能安全。
L500-350Ah、L500-730Ah大容量储能电芯均采用了蜂巢能源领先的“飞叠”工艺,传承了飞叠+短刀的安全、制造和成本优势,两款产品的问世表明蜂巢能源储能电芯产品在向极致能量密度和极致降本的道路上向前更进了一步,对助力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6.9MWh!20尺短刀液冷储能系统发布
从电力场景来看,目前单个储能项目正进入GWh时代,降低储能项目占地面积、节省投资、提高储能系统容量和成组效率已成为趋势,现阶段市场主流产品普遍向5MWh-20尺储能箱迈进。
蜂巢能源采用自主研发的L500-325Ah/350Ah大容量储能短刀电芯,在业内率先推出极致安全、极致成本的电力储能产品——6.9MWh短刀液冷储能系统。该系统采用CTR精简设计,零部件减少15%,占地面积较市场主流5MWh储能系统节省20%;采用单开门方案,支持背靠背布置,极大提升项目利用率。
在电芯层面,刀蜂系列产品采用蜂巢能源自主研发的325/350Ah短刀电芯,该电芯采用第三代高速叠片3.0飞叠工艺,具备高安全性、高一致性的优良特性。
PACK层面,蜂巢能源通过材料与设计改良创新,实现热扩散的有效抑制、膨胀的极致约束,具备更优的成组率、更灵活的消防切换形式。
系统集成层面,蜂巢能源通过结构、电气、通讯、消防、热管理、兼容性等方面更进一步的改善,以更优的成本实现更高效的功能提升。
安全层面,依托极致安全的飞叠短刀电芯,并采用CTR设计可实现双面强效液冷,实现高效温控策略,电芯本体温差降低40%,进而实现电芯寿命提升15%。
6.9MWh-20尺短刀液冷储能系统以极致的性能、成本、安全和性价比,将引领电网、电源侧储能产品技术创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2023年在电池日上宣布全域短刀全面升级的产品领先战略以来,蜂巢能源储能坚持以更低的成本、更安全的电芯结构、更高的制造效率、更好的一致性、更稳定的交付能力,持续推出全新的飞叠短刀储能迭代产品,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去年12月底蜂巢能源325Ah电芯成都基地量产下线。今年1月,蜂巢能源325Ah短刀液冷储能集装箱开始批量交付。未来,蜂巢能源将持续凭借在短刀和叠片工艺的技术优势,从开发更高成组效率、更高能量密度、更低成本、更高安全性的逻辑研发储能电池,创建储能产品专属设计平台,不断推出满足多元化储能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致力于让绿色能源触手可及。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低碳网的内容为低碳网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