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来源: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能源中国·安全、绿色与繁荣”对话邹骥、王志轩
全球气温持续攀升。世界气象组织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温升幅度或突破《巴黎协定》规定的温升阈值。受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应对气候变化、加速能源转型事关全体人类命运,行动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在每年度夏的用电高峰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电力短缺。如何平衡好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问题,正成为当前一大挑战。
本期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能源中国·安全、绿色与繁荣”对话节目,专门邀请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中电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围绕“应对极端天气,如何加固能源安全‘防护网’”这一主题展开对话,探寻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能源转型之策。
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 增加能源供应挑战
近年来,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高、程度增强,给能源供应和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邹骥表示,从观测记录来看,在过去几十年中,极端气候事件频率显著上升,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变化紧密联系。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风险在较短时空结构内不容易感知,但是放大到几十年、几百年,其带来的损失上升非常明显,且不可逆。如果放任气候变化继续下去,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趋势得不到遏制,全球气温将持续上升,造成冰川融化,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将进入一种不稳定状态。
他表示,极端天气事件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对公共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的挑战等。比如,一些地方没有按常年规律降水,从而导致水量不足,一些水电设施发电量下降。极端气候事件频率越高,对社会经济系统负面影响烈度越大,尤其对高人口密度地区带来的损害更大。
我国能源分布不均 需实现大范围能源优化配置
今年以来,我国电力需求的短时尖峰化趋势日益显著,电力保供难度增加,局部区域部分时段出现电力紧张状况。各地区之间应如何进行电力调度、余缺互济?
王志轩表示,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81%的水能资源、86%的风能资源、96%的太阳能资源分布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用电量分布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因此,整个中国的电力等能源供应采用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了“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资源配置基本格局。
王志轩表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拉动用电需求快速增长。通过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用足用好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同时发挥中长期和现货市场作用,可实现跨省跨区电力余缺互济,精准错峰,保障全网电力资源充分调用。
邹骥表示,由于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能源供需差异将是一个长期问题。这种差异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机会,比如中国可以通过特高压直流输电等创新技术将西部沙漠戈壁中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输送到东部的用能负荷中心,实现多方系统配合,将空间资源发挥利用起来。中国的能源供给必然是多元化、多样化的系统,靠某种单一形式的能源不能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储能、用电等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产生了很多工程示范。
破解广东等发达地区电力供应问题需“下更大功夫”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今年广东多地接连出现高温天气,加上台风影响,全社会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对于广东的电力消费供应和低碳转型,邹骥表示,广东连续多年位列我国经济第一大省,近十年来其用电负荷快速上升,南方电网已经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虽然云贵川的水电可以调到南网来支持广东,但近些年西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在极端天气事件“加持”下,近两年川渝地区连续出现干旱,水电供应不足,广东的能源供给问题就显得紧迫而复杂。
邹骥表示,虽然广东目前可以通过增加煤电供应等传统思路实现能源保供,但这与能源转型长期任务是矛盾的。因此,作为能源需求大省,广东需要比其他地区下更大功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从优化需求、节能节电、不同能源强度产业选配上做文章。
邹骥表示,针对电力供应紧张等情况,无论行业内人士还是普通公众都应该回归科学理性、回归市场逻辑,让公众在了解全面事实信息的情况下理性看待电力供应需求问题。还要培养公众对用电市场信号的敏感度,比如建立错峰用电的习惯和意识,配合能源供给侧调节,从而减轻用电负荷。
中国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明显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迫在眉睫。各地煤电装机和新能源装机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迈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实步伐。
“中国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明显。”王志轩表示,从投资方面看,上半年,电力投资同比增长32.2%,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比达到88.6%;新增电源方面,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4亿千瓦,其中,新增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占新增发电总装机的比重达到71%;从电力结构看,截至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7.1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9亿千瓦,已占总装机的51.5%,电力供应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趋势。
邹骥表示,我国煤电在整个发电中的比例显著下降,说明能源转型已经在路上,目标是坚定不移的。但我国化石能源占比从当前的“为主”变成小比例还需要时间,要在一个有序的时间框架内实现转变。这主要由以下三个周期决定。
第一个周期:现有煤电装机平均机组年龄约14年,按照设计寿命距离“退休”还剩16年。把剩下的16年经营好、稳定运行好,完成服役期,这是保供的首要任务。要在经济上让这笔资产发挥出最大效益,减少浪费。
第二个周期:非化石能源的技术迭代周期,尤其是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这不限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本身,还包括能让其切实发挥作用的互补系统整体技术,比如储能技术等。未来20年中,要让这些技术和产业有长足发展,从而使成本随着使用规模扩大、技术研发进步而大大下降。
第三个周期:社会经济系统中宏观景气的投资周期。也就是当前经济偏弱时要使用逆周期调,这个时期投融资成本理论上处在周期性低点,要用好这一机会窗口。
“总之,中国当前要稳住存量,稳住保供,然后在增量上循序渐进、先立后破地推进能源低碳化改革。”邹骥说。
今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了三份碳中和及能源相关文件,进一步推进能源转型。
针对这三份文件之于能源系统的意义,邹骥认为,这实际上是要通过市场化改革、生产关系调节来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加速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以及新商业模式应用。
其中,两份文件与能源转型密切相关:一份是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这对于发展风光等非化石能源是利好消息,“那些没有碳排放的非化石能源电力增长就没有‘紧箍咒’了”,也带来了价格比较优势,势必会促进结构改革,通过打通政策通道给电力结构变革注入新动力;另一份是电力体制改革相关文件,我国电力市场已经取得很多成绩,如何真正让市场经济来调配这些资源是核心和难点。
合理运用电力需求侧管理
面对用电负荷不断攀升,除了在供给侧方面做“加法”,提高供应能力外,调节电力需求侧同样重要。
王志轩表示,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存在调节能力不足、保供压力大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有机整合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特别是挖掘需求侧调节潜力,通过负荷转移、负荷调控、负荷中断等调节方式以及工艺优化、技术改进、管理提升等手段,为系统持续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5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布了新修订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期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挖掘需求侧调节潜力。
王志轩表示,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合理引导电力消费,可以有效降低高峰电力需求,在缓解电力供需缺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需求侧资源已不只是一种电网应急资源,正逐步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广泛参与电网运行,以实现供需双侧资源协调优化。
“但需求响应不是万能的,要理性看待虚拟电厂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角色与定位。”他表示,虚拟电厂主要解决的是电力调节问题,并不能增加电力总供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短缺问题。电力出现“硬缺口”时,虚拟电厂的削峰作用将显著弱化,必须建设可靠电源项目满足电力供需平衡。要从整个电力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需求响应发挥的作用,将其与储能和电源等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对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情况,王志轩表示,全国电力市场的基本规则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 “统一市场、协同运作”的电力市场基本架构,交易模式和交易品种日益丰富。各类市场机制在保供与转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内市场定位于通过优化省内资源配置,保障电力电量供需平衡和安全供电秩序;省间市场在高峰期供需调节及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供需紧张的情况下,省间交易对各省电力电量平衡的重要性明显提高,省间电力中长期、现货交易,有力促进了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力安全保供。
他表示,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第一批8家现货试点省份实现省内现货长周期试运行,第二批6家试点省份开展模拟运行。交易频次提升更好地满足了市场主体灵活响应供需变化和清洁能源消纳的需求。
责任编辑: 李颖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低碳网的内容为低碳网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