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球储能所
(一):市场滋生残酷内卷、储能演绎丛林法则
全年新增装机60GW是储能企业疯狂扩张的底色,而内卷也越来越变态……
自从2020年之后,我国的储能市场有多疯狂?
市场层面引用国家能源局一组数据足以说明。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
产业层面则可以通过投资规模、企业融资规模变化以作参考。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十四五”至2023年末,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千亿元。
据星球储能所不完全统计,2023年储能行业相关领域投融资事件共计387起。尽管大多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然而仅以明确金额的投融资事件来看,保守估算规模至少接近千亿元人民币或在千亿级别以上。
其中,有53家公司在同一年内完成了多轮融资。根据相关机构推算,整个储能领域的融资总额约为900亿元。
※ 数据来源:CNESA、公开信息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约17.4万家与储能相关的企业。2022年,储能领域的新注册企业数量是2021年同期的四倍,达到了4.1万家。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同比增长了82.2%,新注册的储能相关企业数量升至7.4万家。
我国储能行业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狂野的市场
在多方努力下,我国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迅速与全球需求快涨发生碰撞。2022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5.7GW,是上年同期的近2倍,2023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91.3GW,又是2022年的两倍。
行业内又把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量预计上调至60GW。甚至有机构大胆预计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200GW,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30%。以此来看新型储能的春天似乎才刚刚开始。
不过市场广阔,不代表有钱赚。储能企业数量的暴涨可以代表行业的活跃度,也可以代表内卷程度。
巨头跨界为储能市场平添竞争热度。带着资本热钱滚滚而来的光伏企业是有力证明。
2022年才正式大规模入局的天合储能位居储能系统国内出货量、全球出货量的第四名、第六名,全球出货量增速高达15倍,排名业界第二位。
据天合光能的定期报告显示,天合截至2023年底,储能舱及系统累计出货已经高达5GWh。正如同其他老牌储能企业一样,天合同样在市场层面突破中国、欧洲、亚太、北美、中东非、拉美六大区域,即便是最有技术含量的电芯环节,天合储能也做到了独立自研天合芯,掌握电芯的开发、测试、验证等环节的技术核心。
据官网介绍,天合芯具备长寿命、高安全、宽温域和高一致性四大系统价值,拥有306Ah和314Ah多种规格。天合储能A级电芯循环寿命12000次,系统寿命能达到15年。
这已经是业内顶尖水平,2023年11月24日,老牌储能企业瑞浦兰钧发布的储能电芯产品12000次循环寿命依然是一大卖点。
天合并非孤例,晶科能源曾公开表示未来三至五年将储能业务发展成为与光伏业务同等重要的支柱,力求挺进全球储能供应商前三强。目前,晶科能源已发布了蓝鲸5MWh大型储能系统SunTera G2以及314Ah自研电芯,数据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跨界企业的成功更能激发行业焦虑,这意味着行业壁垒有,但不高。而面对来势汹汹的跨界者,已经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储能企业,也祭出了“内卷”大招。
变态式内卷
面对如雨后春笋冒现的储能同行,企业要赚钱,就要做卷王。
为推动招商引资,各地出台了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建厂。在此背景下,即使储能产能已呈现过剩的趋势,部分企业为了保持规模优势,仍重复上演扩产戏码。
例如,派能科技2023年投资建设一座10GWh的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南都电源在拥有10GWh的储能锂电电芯年产能和同等规模的系统集成年产能的基础上,正在建设额外的4GWh储能锂电电芯产能和10GWh智慧储能系统项目。林洋能源在2023年6月启用了第二条1.5GWh全液冷柔性自动化Pack产线,使得其Pack年产能达到3GWh。此外,协鑫集团的张家港年产20GWh储能系统项目于2023年8月28日正式投产。
这些都只是储能企业扩产内卷的冰山一角。
激烈扩产的结果就是,在2024年的2月至3月期间,由于电芯企业的产能过剩严重,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愈发激烈,电芯价格跌至历史低点,最低成交价格大约降至0.3元每瓦时。价格战对整个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除了同行的步步紧逼,储能企业还面临着上游背刺,今年一季度,锂价经历了持续的波动。从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一季度,锂价显著下跌: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下降了35%,锂精矿价格更是下降了57%。藏格矿业的一季报显示其碳酸锂产品的售价在报告期内下降了77.36%。
根据SMM储能的数据,五一节后,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范围为11.00万元/吨至11.35万元/吨,均价11.18万元每吨。
与2022年底相比,价格下跌了39.22万元/吨。
上游价格暴跌和终端供需失衡,让储能价格一路走低。“内卷”或许意味着低价竞争和浪费,但不可否认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促进了行业发展,以及优质企业的积淀。
首先,内卷激发了企业的产品迭代热潮。
在降本增效的需求推动下,储能电芯的大型化已成为行业的显著发展趋势。自2023年起,300Ah及以上容量的储能电芯产品开始快速替代280Ah规格的电芯,并且业界正向500Ah甚至1000Ah以上的更高容量电芯迅速发展。
其次,内卷激发了企业开拓市场的决心。
在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盈利空间缩小的挑战下,部分中国储能企业开始转向海外市场扩展其业务。这种“出海”策略不仅是对当前市场环境的适应,也是寻求长期、稳定市场的战略选择。除了出口成套产品,像派能科技这样的企业甚至还在海外建立了储能工厂。
这些合作和海外投资活动显示了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野望。欧洲和北美洲成为中国储能企业“出海”的主要市场,这两个地区对储能的需求由于多种因素而增长,包括极端天气的增加和新能源导致的电力系统不稳定性。据中国储能与应用协会(CNESA)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2022年中国、欧洲和美国在新增新型储能项目数量上位居全球前列,这三个地区的增量占全球总增量的86%。
不卷就活不下去,是储能行业的痛点,也是整个制造业的痛点。
政策性市场?
实际上,2023年还未结束之时,就有企业预测2024年会开始进行行业出清。
海辰储能的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曾表示,未来 三年行业将进入激烈淘汰的关键赛点。研究机构高工产业研究院甚至坦言,50%以上的储能系统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然而现在2024年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一,我们却看到整个储能行业依然处在高度疯狂的状态中。4月份举办的北京储能展也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现在回看2023年,储能的一个新变化是:工商业储能收益率变得可观。
首先是用电需求。2024年全国的用电量预计要达到9万亿KWh,其中工商业的用能占比将超过80%。这导致全国范围许多省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问题。
其次是装机成本。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对比上高点腰斩,这使得占储能系统成本50%以上的重要零部件——储能电芯的成本下降了近10%,储能系统的初始建设成本也随之下降。当前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最后,引用CNESA认定的工商业储能实现经济性的门槛价差——每度电7毛钱。天合储能战略市场与产品管理总监李秉文指出,国内22个省份的工商业储能都已经初步具备了经济性。当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的峰谷价差超过了7毛,甚至有些省份达到了1.4元。未来峰谷电价差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也会持续提升。
有媒体报道,在广东、浙江两个省份,每天两个波峰和波谷可以做到“两充两放”,预计的投资回本周期已经在3—4年之间。
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带动大储需求,价差刺激工商业储能。看起来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依然十分可观。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无论是大储还是工商业储能,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政策性驱动。大基地自不必说,工商业储能的价差也是来自于“行政定价”、而非“市场价格”。储能距离更为独立的市场化运作还存在一段距离。
如此疯狂的内卷,会给整个储能带来哪些后遗症?
在这场以比拼电芯容量为核心的技术大战中,有哪些被我们忽视的陷阱?
储能市场的下一个关键赛道到底在哪里?
(二):价格失速下滑、虚火后遗症浮现
在现下的储能行业,有央国企带头价格破底,有大储集采踢开中小企业。内卷拼的是成本控制?还是胆子大?
四月中旬,来自中车株洲所、瑞浦兰钧、远景集团、索英电气等头部企业的一众行业大佬在北京的一次论坛上齐聚一堂。他们所共同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当下的储能行业究竟“卷”了没有。
“内卷”作为自去年以来储能行业几乎人人挂在嘴边的常用词,在采访中甚至会因话题已“谈得太多”“过分俗套”而被受访者礼貌拒绝重提。
而无论在场的各位行业领袖将现阶段的“卷”视作合理竞争及对行业发展的有效促进,抑或归结为预期过高、玩家太多以及市场结构性过剩,都仍需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在2023年依旧保持一片大热、以倍增姿态大步向前的储能行业,寒意却已然传导至产业链上的几乎每一家企业。
双碳目标与新能源核心支撑的大叙事,既不能根本拯救配储项目惨淡的经济效益,也不可能让数量超过十万家的所有储能企业都分上一块蛋糕。如何脚踏实地“活下去”,才是绝大多数企业现阶段最需思考的关键议题。
罗马既非一日建成,也并不能一日崩塌。在“凛冬将至”的滔天声浪之下,行业远未触及能让“80%系统集成商倒下”的生死边缘。然而,失速的低价竞争却已成这场蒙眼狂飙的红海“死斗”现下最为深刻的注脚。
失速的狂飙
如果说在2023年年初,2小时储能系统未破1.5元/Wh的最低报价尚不足以引发行业关注;到8月份,比亚迪率先在中能建2023年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集采中以0.996元/Wh闯过2h储能系统中标价格1元大关,已经使不少企业在“扰乱市场”的批评声中惊觉价格战的到来。
※ 图表:2023年储能系统及EPC中标均价
来源:CNESA
当然,2023年底的0.79元/Wh中标均价,虽较年初已下降48%,却也远未触底。
仅今年3月份,中车株洲所便以0.648元/Wh低价拿下2h储能系统采购项目,4h储能系统底价记录则在当月被许继电气以0.564元/Wh的中标价格刷新。
也难怪近来时有业内人士慨叹:没想到新型储能行业的价格底线突破,也是央国企在带头冲锋。
不过,尽管储能系统价格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撕破高利润空间急转直下,过去诸如“劣币驱逐良币”的批评声音却也日益削弱。其原因在于大储市场格局也已在去年悄然发生变化。
电工时代董事长秦伟在接受星球储能所采访时提到,(央国企)在招标环节首先关注的往往是安全和质量,其次是技术先进性及企业经验,最终才是成本。
且伴随五大六小等发电企业陆续以框架采购的方式进行招标,通过更大采购规模压降成本,每次入围的企业数量有限,能拿到订单的企业数量锐减。
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市场逐渐聚焦在少数龙头企业,我们已很难在大储集采中标结果里看到中小型储能企业的姓名。
既以质量及规模分高下、又靠低价竞争决生死已成为大储市场新的法则,而拿不到入场券的中小企业为继续生存下去,只能努力开辟新的赛道。
由是,被不少企业视作下一片蓝海的工商业储能一经兴起便火爆异常。在峰谷价差提供的经济性保障下,新老玩家争相布局令赛道一时拥挤不堪,更是起步即“卷”开启价格血拼。头部厂商陆续下场不仅加深了这条赛道竞争的复杂性,也在挑动整个市场的价格神经。
去年9月,阳光电源发布的工商业液冷储能新品PowerStack 200CS将定价给到1.4-1.56元/Wh;到10月份,天合储能新发布的工商业储能系统Potentia已将价格开到1.12-1.25元/Wh;而在短短2个月后,年初才在创业板IPO过会的明美新能源,最终以0.88-0.99元/Wh的价格为2023年工商业储能价格战画上了句号。
※ 明美新能源最低价格开到0.88元/Wh
愈加激化的低价竞争,令产业链上大小企业均难幸免。而当业界每每谈及“内卷”困境,我们究竟在探讨什么?
内卷的本质
目前看来,当下储能行业竞争的本质还是成本控制。
以占据储能系统成本超过50%的电芯来看,去年8月,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宣布公司280Ah电芯到年底将不以超过0.5元/Wh的价格销售。当时看起来颇为大胆的言论,在行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
然而,据鑫椤锂电数据显示,磷酸铁锂方形储能电芯从2023年1月6日的0.96元/Wh均价降至今年5月6日的0.405元/Wh,最低甚至达到0.35元/Wh的价格已几乎腰斩并逼近成本红线。
※ 图表:国内储能电芯报价
来源:鑫椤锂电,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便公开表示,以280电芯为例,它的BOM表(物料清单)是接近0.3元,占电芯售价的75%以上,已经没有利润。
背靠青山集团的雄厚资金扶持,以近20亿亏损坐上年度亏损王的瑞浦兰钧事实上对以低价换市场很有发言权。然而,在成本相对难以动摇的前提下一味追求“价格优势”,结果便如其招股书中所写,“储能电池产品的亏本出售”成为业绩亏损主因。
2020—2023年,瑞浦兰钧储能电池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2.7%、-24.5%、8.7%、4.7%,尽管已于2022年实现由负转正,瑞浦兰钧却仍以惨淡的个位数毛利率较之宁德时代(23.79%)、亿纬锂能(17.03%)、国轩高科(18.29%)等主要竞争对手相距甚远。
公司甚至以去年毛利率不增反降的成绩,与其他储能电芯企业背道而驰。
※ 图表:瑞浦兰钧及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
来源:星球储能所
“赔本赚吆喝”并非瑞浦兰钧独有的处境,由低价竞争倒逼的“降本”也不只是某一家企业的需求。其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从去年开始,所谓的大电芯不断突破极限。
目前,在300Ah+电芯替代280Ah登上主流地位才刚实现不久的储能行业,已经出现一大批倡导500Ah+大容量电芯的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530Ah)、天合储能(530Ah)等,而他们甚至还算不上最具想象力的一支。
对电芯容量的追逐更为激进的亿纬锂能,很早时候便推出了基于2倍280Ah电芯的560Ah大电芯,今年1月份还发布了最新的628Ah储能大电芯产品;亦有南都电源推出的690Ah超大容量电芯、蜂巢能源的730Ah短刀电芯;更有如海辰储能直接官宣容量1130Ah的长时储能专用电芯,赚足行业眼球。
大容量化的电芯设计在降本层面的优势毋庸置疑,不仅能帮助企业直接降低生产所需的物料成本、简化工艺流程,提高价格竞争力;还能够降低终端客户的使用成本,满足市场的高经济性需求。
如亿纬锂能的LF560K电池相较于LF280K电池,便宣称可减少电芯数量50%、简化Pack零部件数量47%、提升生产效率30%,并通过簇级别尺寸优化,降低客户使用成本。
然而这终究相当有限。且正如鹏辉能源研究院助理院长王康在贝壳财经采访中所言:“单纯将电芯容量做大目前来说并不是底层原理突破式创新。”
真正意义上摆脱无效创新的差异化竞争及新技术变革,例如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本身还存在不确定性,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又实在太过遥远。
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也成为各家竞争焦点。如宁德时代便以碾压级别的产能优势充分发挥规模化效应,公司2023年全年总产能552GWh,在建的有100GWh,产能利用率达70.47%。不仅把储能电芯行业头把交椅坐得更稳,也逐渐成为入围大型储能系统集采项目的常客。
而以比亚迪、蜂巢能源、亿纬锂能为代表的企业,则从工艺改良层面寻得突破。叠片工艺方案相较卷绕而言,因具备能量密度更高、尺寸更灵活且更适用于大容量方壳储能电芯等特点,在电芯大容量化的道路上,无疑具备更高的潜力和进步空间。
蝴蝶效应初现
一个有趣的现实是,在当下“内卷”已趋白热化的储能市场,无论是产品设计放卫星还是产能扩张“大跃进”,都很难为储能企业解决当下最为迫切地生存问题。反倒是伴随行业虚火不断上涌,后遗症正日渐浮现。
首先,是“内卷”市场下的产能悖论。当前各大储能企业无不深谙马太效应之威,一面高喊“产能过剩”并呼吁行业“回归理性”,一面又不愿主动为产能扩张踩下刹车,依旧“死道友不死贫道”地坚持跑马圈地。
以上月初宣告终止IPO进程的双登集团为例,自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锂电池产能分别为0.65 GWh、0.81GWh、2.41GWh和1.06GWh,产能利用率则仅有72.31%、54.32%、46.89%及67.92%。
※ 图表:双登集团锂电池产能及利用率
来源:星球储能所
然而,公司却仍然希望新募集8.76亿元资金以扩张2.5GWh锂电池产能,这意味着公司产能将一举扩大至当前的近三倍水平,其必要性严重存疑。
根据CNESA援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其中储能型锂电池产量185GWh。当前储能型锂电池产能平均利用率50%左右,2023年新增储能电池产能超过1TWh,扩张速度已经远超市场需求。
归根结底,“卷”是一种商业竞争的模式。要充分竞争就不仅要在国内竞争,更要去海外竞争。同时在竞争下,要求企业做出真正适合市场的产品和稳定的交付,落到制造业的基本商业逻辑。
放眼全球市场,锂电池产业的竞争格局始终不是一成不变的。海外业务的出色表现,使得头部电池厂商将之视为建立全球市场优势的“不二法门”。从海外市场赚钱为国内业务输血,也成为不少企业建立自身优势的通行做法。
今年年初,阳光电源曾因不参与国内榜单排名一时引发热议,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光储集团总裁顾亦磊公开表示:“从国内和海外储能市场来看,海外储能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更高,相对更健康。”
尽管公司去年海内外业务收入比例几乎持平,但其海外业务毛利率(41.57%)与国内业务毛利率(20.73%)的悬殊差距,还是通过直观对比就已足够说明问题。
但在国内“卷”得不行的现状下,海外市场也绝非孤岛。国内储能行业的蝴蝶扇动翅膀,遥在大洋彼岸的市场也会有所动摇。
去年海外户储市场降温,库存攀升至历史性高位。持续到2023年底的库存出清,意味着欧洲户用储能市场的增速已经跟不上国内企业的扩产速度,更遑论为诸多竞争者腾出充足的出货空间。
※ 图表:南都电源三大核心业务营收占比
来源:EESA
市场已然拥挤不堪的同时,低价竞争的影响也在向海外扩散。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在接触海外客户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买家因同样产品在国内市场售价过低而表达不满。
去年便有行业媒体报道,连华为都因价格不够低而被卷出了南非市场。而在当地最吃得开的头部品牌,销售价格几乎只有华为的一半。
如果所谓的“合理市场竞争”,结果只是在国内外市场上拼低价,实在很难将之与“内卷”做个区分,更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相当不利。
而正如前文所提及的那样,“内卷”过程中的核心仍在电芯。当前,不断膨胀的大容量被归结为所谓行业技术进步的一部分,但这背后还有哪些我们所未曾看到的暗潮汹涌?
(三)大电芯“军备竞赛”,“兵家必争”陷阱暗藏
《疯狂储能》系列(三):业内围绕大容量电芯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军备竞赛”,比谁更大一时间成为各厂商的竞逐焦点之一。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风光规模的增长以及行业不断发展,市场对于长时储能的需求日渐增长,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成本核算抑或未来发展来看,4h甚至更长时的储能成为发展趋势。
进入2024年,从储能招投标信息看,4h及以上时长储能项目已经出现超过2h时长储能项目的情况,业内预计还会有更多独立储能电站或是风光配储都会选择长时储能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储能电芯多基于传统商用车所使用的动力电芯尺寸而来。随着储能应用场景的深拓,储能专用电芯的开发也日益迫切。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绿色储能研究所所长陈永翀曾表示,功率型储能只是“开胃菜”,容量型储能才是“正餐”。
受下游储能场景驱动,储能电站规模正从MWh向GWh级别跃进,未来还将步入更大量级,这对电芯容量做大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将储能电芯容量做大,对储能项目具有显著的降本作用,提升储能项目经济性,储能电芯容量越做越大的趋势也就愈加明显。一方面,对企业来说,相比较小容量电芯,大容量电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零部件数量更少,在装配环节更是能节约人力、物力消耗;另一方面,对于消费方来说,建设储能项目时,大容量电芯核算到每瓦时成本更具性价比,据相关机构测算,相比以往280Ah电芯,大容量电芯可实现10%—20%以上的PACK级降本。
从各厂商产品来看,不久前的2023年底刮起的储能专用电芯为代表的大容量新品浪潮才使得300Ah+容量电芯成为“必争之地”。
中车株洲所、欣旺达、阳光电源、天合储能、科华数能、海辰储能、宁德时代、蜂巢能源、比亚迪、瑞浦兰钧、远景、奇点能源等多家储能头部企业都推出了其电芯容量为314+Ah的5MWh+储能系统产品。其中数十家企业表示,其大容量储能电芯产品已经实现量产交付,而储能系统也会在不久后实现落地使用。
业内围绕大容量电芯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军备竞赛”,比谁更大一时间成为各厂商的竞逐焦点之一。
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比亚迪、南都电源更是推出了容量超过500+Ah的电芯产品,海辰储能甚至早在去年年底推出了1130Ah的大容量长时储能专用电芯。此外,部分现阶段还没有推出相关产品的企业也表示将在不久后推出大容量储能系统。
然而,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大容量电芯,其中也暗藏重重陷阱。
陷阱暗藏
从产品上来看,电芯容量做大整体技术难度高,容量升高对其技术、工艺和制造创新能力要求高,可靠、安全的大电芯绝对不是简单的堆叠,这涉及技术、结构、材料等多个方面的创新。如大容量储能电芯叠片、卷绕或是新的工艺选择;大容量电芯运行时产生更高的热量,创新热管理系统的开发与适配;以及各配件的研发创新。
其次,从产能方面来看,盲目追逐大容量电芯会对企业甚至行业产生极大风险。2023年,各厂商纷纷投入大手笔铺开280Ah容量电芯产能布局,疯狂的投资扩产和火热的市场环境下,业内不断出现产能过剩的呼声。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披露,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约200吉瓦时,但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仅50%左右,企业库存高企,电芯产能扩张速度远超市场需求释放速度。
然而,280Ah时代仅不到一年时间后,300+Ah容量的电芯就成为新的主流,而部分头部厂商现阶段已经开始抢跑500+Ah容量电芯,按照这个态势来看,去年280Ah主流,今年300+Ah主流,明年会不会就是500+Ah主流?假若如此,上一代电芯库存已经被冲击,而今年的新一代库存又会冲击明年的市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恶性循环下,各企业为了快速清库存,对于上一代容量产品,不说亏本销售,也一定会在非常折扣下进行清仓处理,如此一来,大容量产品会受到冲击。落后产品对新趋势发展造成阻碍,除了企业拓展市场受阻,对于行业发展也十分不利。
另外,无论市面上已经出现的500+Ah、600+Ah大容量电芯是不是用280+Ah和300+Ah组合而来的,各厂商都需要对产线进行升级调整,甚至需要重新投资建设,这无疑加重了企业自身经营压力。
除此之外,行业标准和整个产业链的适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储能是一套复杂的系统组成,除了电芯还有EMS、BMS、PCS以及消防、电力、计算等多方面的设备和配件参与其中,且还要与电网进行匹配。而现阶段大容量电芯百家争鸣,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行业标准,各厂商推出的产品不具备普适条件。
因此,只有大电芯迅猛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走得太快,行业标准、供应链产业链以及工艺都难以支持,协同发展才是行业所需,急于求成的大容量电芯还是要回归到循序渐进的明智节奏中来。
可就算各厂商可以解决掉自身大容量电芯产品方面的各种问题,大容量电芯还将面临着储能市场的考验。
安全红线
首先拦在大容量电芯规模化发展面前的就是安全问题,安全议题始终牵动着储能行业最为紧绷的神经。触目惊心的事故每令储能从业者“谈虎色变”,而今达摩克利斯之剑却依旧高悬。
从安全性来看,大容量的磷酸铁锂电芯则作出了一部分牺牲。从早期储能电池的市场分布来看,三元锂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居高不下,在韩国这一事故高发地更是主流的储能产品。而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占比逐渐增加,其事故发生率也在提高。尤其在容量和规模都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危险性也大幅上升。
“一般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是比较安全的。本质上对于小的磷酸铁锂电池的确如此,在一般情况下正极磷酸铁锂对小容量电池是不分解的,所以热失控不剧烈,但是大容量电池可以超过800度,这就超过了磷酸铁锂正极分解的温度。”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大容量电池中磷酸铁锂的燃爆指数是三元锂的两倍。
如果说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更倾向于自燃,磷酸铁锂电池在热失控过程中产生氢气的现象则更具爆炸风险,这使得对热失控的处理解决又增添了非常多的复杂性。
再加之相比现在已经十分成熟的市场来说,多数厂家还没实现量产的大容量电芯缺乏实证。对于企业来说,大容量电芯产品还处于新品研发、示范阶段,制造工艺、技术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实际应用还有更多开发空间;对于市场来说,大容量电芯应用项目和装机规模还较少,需要更多的实践去验证其合理性、可靠性及安全性,而涉及安全问题,能不能让大众接受更大容量电芯,谁愿意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何提高市场信任程度还都充满变数。
实际上,从客户后期运维方面看,现有技术背景下各厂商研发的大容量电芯组成的Pack从重量和尺寸上相比传统的pack肯定会更重、更大。电池包越来越沉,仅仅抬起来就需要6—8人;整体电池包体积也越来越大,大部分厂家没有专业的维修工具,这会使得储能系统在后期运维管理方面灵活性降低,比如当需要取出Pack进行调换、检修工作时都会面临很大问题。
如果单个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如何快速隔离或取出,以避免祸及其他模组,也是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考验。
业内普遍认为储能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但就实践来看,各家厂家产品还是十分不统一的,其布局分布、接口、内部回路设计等多个方面也各不相同。这就会造成没有通用的专用检修工具,各厂家肯定还要配套相应的解决程序和工具。在追求大容量的同时,每个Pack、每簇之间的空间能否保障检修、消防工具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会不会造成后期运营管理成本的增加?甚至会不会因后期运维服务不便而产生安全隐患?这都是大容量趋势下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
总体来说,大容量电芯还面临着重重考验,但是大容量基于市场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其出现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大容量电芯满足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优化产品性价比等方面要求,为现阶段行业面临的绿电消纳、经济性等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式。
从业内众多头部企业的你追我赶中不难看出,更大容量将会是整个储能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根据EESA统计,现阶段超过300Ah的大容量电芯现已陆续出现二十余种品类。
在储能这个可以称作“疯狂”市场中,类似大容量电芯这样激烈的竞争也一直在其众多细分领域明里暗里地进行着。储能这条赛道上,充斥着来自各方的野心家,大多数人不愿屈居人后,而在整个储能行业中占据头把交椅的困难太大,因此,在各种细分场景中抢跑就成了其追求行业地位,获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方式。
现阶段储能行业各方玩家都在抢跑哪些领域?哪些领域又是业内争抢的“香饽饽”?又有哪些企业表现最为活跃?
(四):是“卷”出花样、还是无效创新?
以规模、容量、价格等为内核的同质化竞争,几乎锁死了不少储能企业的上升空间,但“戴着镣铐起舞”绝非唯一出路。
上个月,储能行业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消息引发了不少人关注。
4月19日,黑芝麻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鉴于2023年下半年起新能源电池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与公司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假设条件产生了重大差异,公司储能锂电项目将“不冒进推进,暂缓项目建设,等待最佳实施机会”。
说这条消息不小,是因为作为已上市三十余年的国货老品牌,南方黑芝麻早在去年4月宣布跨界储能锂电赛道之时就受到业内不少关注,本次计划搁浅的储能电池生产基地一出手便是35亿元投资。
而说它不大,则是因为类似的跨界失败案例比比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多到几乎让人耳朵听出老茧。
曾因跨界新能源,以11连板的惊人涨幅傲视A股的日播时尚跨界收购突然终止;背后站着恒力集团、红杉资本、杉杉股份三大巨头的松发股份亦终止收购安徽利维能的跨界重组,靠锂电新业务提振业绩的计划亦最终落空;官宣踏入储能行业还不到一年的昆仑万维,也公告转让其控股储能公司、剥离该公司储能业务。
眼见他起高楼,又眼见他楼塌了。储能赛道一度承载诸多企业“一飞冲天”的造富梦想,到如今想数出几家平稳着陆的新玩家却似乎越来越难,跨界企业已成为第一批倒下的储能“输家”。
以规模、容量、价格等为内核的同质化竞争,几乎锁死了新晋企业的上升空间。不耍出两手特立独行的“杀手锏”,想要后来者居上也着实没有那么简单。
尴尬同质化
储能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声音由来已久。
今年4月份的北京储能展上,海博思创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的公开发言就引发不少共鸣:“明天的储能展大家可以去看一看,电芯也好、系统也好,都高度同质化。基本上一个展馆逛完以后,可以不用再逛其它展馆了。”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则在更早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产能链价格持续走低,储能投标价半年下降三分之一。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冲业绩、抢份额、报价跌破成本。一半春天,一半寒流,就是我们现在储能行业的现状。”
就储能电芯来看,从280Ah到竞逐300Ah+,再到一跃至500Ah+及以上。各家新品尽管在容量规格层面愈发“狂野”,指标也有细微差别,但终归是大同小异。
尤其对终端用户而言,电芯只要适配恰当的储能系统,在使用过程当中就不可能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又如储能系统的风冷及液冷之争,在去年以前还多停留在讨论层面。然而伴随市场竞争加剧,配备液冷也往往被视为产品“性价比”的一部分,而几乎以浪潮之势成为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主流。
一经铺开便迅速被纳入几乎每家企业产品谱系的液冷储能方案,彰显了储能赛道竞争的一条现实。即所谓不同路线、方案的盛行往往只在于企业及市场需要,而非建立在行业“独一份”的技术水平之上。
换句话说,储能行业当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能够颠覆行业认知的革新出现,严格的技术壁垒并不存在。
更遑论,一味堆砌的数值并不能完全为产品质量背书,不断攀高的容量反而对企业的稳定交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对于任何一种新产品来说,如何克服产能爬坡、产能调试带来的品质不稳定问题都至关重要。现阶段,比起标榜大容量,能批量交付高质量300Ah+电芯的企业未必不会更具竞争力。
如远景动力作为最早量产300Ah+电芯的企业,今年就没有贸然跟风大打容量牌,反而将眼光放在了300Ah+的高质量交付。其在同一尺寸下将能量密度做到行业最高的新品350Ah储能电芯样件已于4月初下线,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将大规模交付。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公司的想法是循序渐进。如果走得太快,包括机柜大小在内的很多标准可能会不支持,存有一定风险。此外,产业链、供应链、工艺工装等也不支持(电芯大容量化过快发展)。
卷出新打法
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在企业很难跳出既定轨迹做出新意的同时,单纯依赖容量扩张发起“军备竞赛”也并不算是个好主意。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个短期很难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
但伴随国内大储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所松动,工商业储能赛道的兴起不仅以真金白银为更多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也以更加注重终端客户具体需求的分布式特性丰富了储能行业的竞争思路,使企业有机会创造更加多元的新打法。
只要翻翻各大机构工商业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单就不难发现,过去制霸大储市场的行业龙头企业,在当前的工商业储能赛道并不具备绝对的话语权。
就在去年早些时候,还有不少头部企业曾对工商业储能嗤之以鼻,甚至表达过对其市场价值的轻视。但到如今,已经没有哪家系统集成企业还肯宣称自己没兴趣涉足这块高景气市场。
一方面,现阶段靠着峰谷价差套利提供可观经济性的工商业储能,让声名不显的中小型储能企业能够发挥所长,更方便自身优势被行业及市场看到;另一方面,更低的市场门槛吸引来的新跨界玩家,也使市场上多了一支独具一格的竞争力量。
去年摘得全球户储系统出货量第一名桂冠的派能科技,因产能、毛利率等客观条件,此前业务多集中在海外市场。而伴随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崛起,公司也在积极转战国内。
同类型企业还有沃太能源等,它们以海外户储市场磨练下形成的、几乎覆盖全球的售后服务能力,在格外强调终端客户服务的工商业储能领域颇为吃香。
而有的企业则以“全”取胜,如华自科技不仅在行业通行的3S(PCS、EMS、BMS)之外又新增多能物联协调器CCS,更是行业少有的掌握除电芯以外系统全栈能力,还同时具备EPC及项目运维运营能力的企业,提供交钥匙工程,堪称“一条龙”服务。
事实上,目前在储能行业还能混得开的跨界玩家,几乎各个“身怀绝技”。
财大气粗的美的集团“带资入场”全线出击,一手科陆电子、一手合康新能,还在储能热管理、能源数字化赛道布局有美的楼宇科技,充分发挥先天优势;早先便靠PCS入局储能的工控龙头汇川技术,则以超过100个行业的工业场景应用经验,凭借大量的工业客户资源积累,于工商业储能赛道大打渠道牌。
甚至再看储能热管理领域,目前也远不止风冷、液冷两种玩法。
前有天合储能提出的搭载高温锂电的“无pack、无空调”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后有华为今年新发布的“风液智冷”工商业储能,再加上浸没式液冷储能、全液冷解决方案等等……
尽管以上任何一条都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技术革新,然而面对欣欣向荣的工商业储能赛道及随之诞生的诸多行业新需求,却未尝没有使死气沉沉的同质化竞争重新活跃起来。至于售后服务、渠道资源等,亦不失为企业未来立足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关键优势所在。
微妙新赛点
当前,一些突破行业传统思维的转变也在发生,甚至在部分领域已经出现了虽不至于一招制敌,但或许值得提前布局的新赛点。
从储能系统的规格上讲,2023年普遍将产品做到20尺5MWh+液冷储能系统的各大企业,今年又纷纷向6MWh+发起冲刺。但无论如何,其尺寸已经注定不太可能再向上提升,企业只好在容量上做做文章。
其中道理也非常显而易见——以20尺海运集装箱为标准规格,已经是在尽可能大的前提下,最适合货运需求的储能系统尺寸。其在储能市场上将有机会长期通行这丝毫不令人怀疑,但在集装箱思路中“戴着镣铐起舞”也并非唯一出路。
例如比亚迪去年发布的储能系统比亚迪魔方(MC Cube),就打破了传统模组和电池包设计,不受限于集装箱形式。单个魔方可用于工商业储能,多个魔方组合应用于电站级储能。
除此以外,构网型储能也很有可能成为储能行业下一个关键的赛点所在,这也是许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从机理上讲,构网型储能能够真正实现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灵活性,让储能“压舱石”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市面上也不乏客户需求储能企业提供满足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场景方案。
对于企业而言,构网型储能的“走红”也是绝佳的突围机会,有望凭借自身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加之与微电网、虚拟电厂、综合能源聚合等概念相结合,这一领域颇具未来想象空间。
华自科技新型储能事业部营销总经理黄紫便向星球储能所表示,源网荷储一体化和虚拟电厂的发展一定是储能企业未来破局的关键,且对企业的综合素质形成了很大的考验。
“源、荷都是非常不稳定的,如何进行预测、如何构建模型、如何配置算力都需要大量的研发支持。微电网的颗粒度也可大可小,大可以到一整个区域、小能到针对某个设备,这就需要企业的产品与技术更加匹配市场的需求。”
细细数来,当前储能行业其实并不缺乏新赛点,同样不匮乏好思路,只是有待进一步验证或尚未得到充分发展。至于未来还会有什么新的赛道打法产生,就要看各大企业又会如何自由发挥,值得拭目以待。
而在这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角逐之中,抢跑标准似乎已经成为头部企业的首要之义。
(五):血拼标准制定,野心家争夺“铁王座”
现阶段各储能厂商做的越来越专精,在新的市场态势下,不少标准还未得到统一,谁能够抢跑标准制定,谁就能够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抢得先机。
对于储能企业来说,2024年绝对是十分难过的一年。
一方面,目前整个储能市场总体表现较为低迷。据infolink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为38.82 GWh,同比下降2.2%。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在市场开发及项目履行方面其明显感觉到阻力相比以往更大。
另一方面,储能领域的竞争在低迷的市场态势下更显残酷。相比去年更“卷”的市场使得2024年储能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还要更上一层楼,无论是价格还是产品甚至是服务方面,今年一众储能企业仍在不断卷出新高度。
整个储能行业都在面临竞争的压力,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提高竞争力,已经到了“赤膊上阵”的程度。
而比众多储能企业之间竞争更激烈的,则是储能巨头之间的竞争。
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市场瞬息万变、充满一切可能的格局下,实力较为雄厚、已跨过生死线的巨头们想争一争更高的行业地位也无可厚非。
值得一提的是,储能巨头之间的竞争压力更大,除了争夺市场,在抢占储能标准方面,巨头们更是不敢松懈。
在储能行业前排位置,除了宁德时代一家独大,其余巨头之间相比起来其差距并没有达到难以逾越的程度,更何况在资本市场中,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后浪拍前浪的故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因此储能头部企业竞争十分激烈。
就在最近,储能巨头们上演了一场逆袭大戏,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电芯排名格局发生变化,亿纬锂能和瑞浦兰钧实现新的超越。
根据infolink数据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达38.82GWh,其中大储(含工商业)、小储(含通讯)分别为34.75GWh 与4.07GWh,总出货量Top 5企业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比亚迪与海辰储能。
除宁德时代继续稳坐龙头外,全球第二至四名发生变动。因大客户大额订单出货,亿纬锂能市占率得以支撑,升至第二;瑞浦兰钧及比亚迪则分居第三、第四;海辰储能继续稳定表现,位居全球第五。
在整体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亿纬锂能逆势实现大量出货,瑞浦兰钧更是顶着亏损巨大压力成功逆袭,头部厂商的排名变动也正是储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一个缩影。
就价格来看,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企业在业内可以称得上是独孤求败,再加上一众央国企入场不断刷新低价纪录,多数头部企业想要走到行业前列,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就只能另辟蹊径,选择技术、质量水平或是未形成固定格局更加细分的领域去竞争标准制定者的位置。
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现阶段,各头部企业几乎全都聚焦大容量展开角逐。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风光规模的增长以及行业不断发展,市场对于长时储能的需求日渐增长,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成本核算抑或未来发展来看,4h甚至更长时的储能成为发展趋势。
中车株洲所、欣旺达、阳光电源、天合储能、科华数能、海辰储能、宁德时代、蜂巢能源、比亚迪、瑞浦兰钧、远景、奇点能源等多家储能头部企业都推出了其电芯容量为300+Ah的储能系统产品。其中数十家企业表示,其大容量储能电芯产品已经实现量产交付,而储能系统也会在不久后实现落地使用。
从业内众多头部企业的你追我赶中不难看出,更大容量将会是整个储能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根据EESA统计,现阶段超过300Ah的大容量电芯现已陆续出现二十余种品类。
随着储能应用场景的深拓,储能专用电芯的开发也日益迫切。除了市场主流的电芯容量已经从280Ah迈向300+Ah,甚至还有500+Ah,1000+Ah等更大容量电芯。
从系统来看,多家头部厂商储能系统也开始从去年的5.XMWh容量向6.XMWh开始进发。
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瑞浦兰钧、比亚迪、南都电源等多家头部企业率先推出了6MWh+容量的储能系统产品,其中南都电源电芯容量为690Ah。而也有部分目前没有推出相关产品的企业也表示将在不久后推出20尺容量为6.X MWh的储能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作为各企业竞争焦点的大容量电芯和大容量储能系统还有许多标准并未统一,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声音下,各家产品都有不同特点,从指标、接口、工艺、组成多个方面都各有差别。
早期储能电芯多基于传统商用车所使用的动力电芯尺寸而来,所以在转向储能时大多数企业在其储能业务中沿用了动力电池的相关的尺寸和标准。280Ah和300+Ah可以说是受电动汽车影响下大众走出来的路线,而储能集装箱尺寸之所以被设计为20尺,主要是因为考虑到海运需求,20尺大小的集装箱对于码头理货以及货船运输来说是最大尺寸了。
这些所谓的标准却只是既定的,过去行业做储能的标准来源是动力电池和集装箱标准。
换句话说,这些都已经是十分陈旧的标准了。
现阶段各储能厂商做得越来越专精,在新的市场态势下,专门为储能市场打造的产品刚刚开始发展,其标准还未得到统一,谁能够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谁就能够抢得先机。
不像280Ah一样,目前的大容量电芯没有较为统一的容量标准,甚至仅300+Ah电芯各企业还分出314Ah、320Ah、340Ah、345Ah等多个标准,更是已经有头部企业开始抢跑布局500+Ah、600+Ah甚至1000+Ah容量的电芯。
一方面,储能专用大容量电芯的容量尺寸标准制定对各企业产线产能的更新迭代甚至重新布局有着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一套完整的储能系统由电池、3S、温控、消防等一系列环节组成,这里面还存在多个环节相互适配的问题。
另外,大容量储能电芯还需要一段时间融入市场,这对企业来说也是抢占标准的好机会。据Infolink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 300Ah+ 产品在全球大储市场渗透率为22%,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渗透率接近50%。同时鉴于海外市场对电芯产品迭代的敏感性不高,并且产品认证周期较长,300Ah+产品预计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在海外市场大规模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近段时间出现的拼接型储能系统,业内对以往方便海运需求才制定储能柜体标准是否应该进行重新考虑?市场需求在变,企业产品也在变,未来的储能建设也未必一定按照20尺寸集装箱储能建设,而如果柜体尺寸按照新的标准设计,相关施工工具也要同步统一设计。
不难看出,在储能市场未来的竞争中,谁能建立大家共同认可的尺寸标准,谁肯定就能够在下一轮比赛中取得先发优势。
需求增长快、标准未统一、市场条件充足,这也使得大容量电芯与大容量系统也成了各储能企业抢跑标准的兵家必争之地。
争名竞利的游戏场
实际上,在储能这个可以称作“疯狂”市场中,类似大容量电芯与系统这样的标准争夺战也一直在众多细分领域中激烈地进行着。储能这条赛道上,充斥着来自各方的野心家,大多数人不愿屈居人后,而在整个储能行业中占据头把交椅的困难太大,因此,在各种细分场景中抢跑就成了其追求行业地位,获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方式。
除了最为核心的电芯和系统容量标准之争,在电池工艺、温控系统、消防系统、运维管理等多个方面,各头部企业也都想取得领先地位以在该领域实现抢跑。
从储能电芯来看,则分为圆柱、软包、方形等形态,但实际上其背后电池工艺主要分为卷绕和叠片两种。
目前来看,大部分企业都选择将叠片工艺当作未来发展重点,并欲在工艺创新方面引领标准。一方面,叠片电芯制造过程中发生弯曲地方较少,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叠片工艺散热效果好,安全性更强,虽然叠片工艺也存在生产效率低、投资较高等问题,但长期来看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从温控方面来看,最近几年,风冷储能系统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但是风冷难以满足发热量较大的集装箱类储能制冷要求的短板逐渐暴露,液冷开始被部分企业视为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液冷储能的优势愈加明显,市场发展开始提速,液冷的技术和产品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且速度很快。
根据 GGII 测算 2022-2025 年中国储能温控市场规模将从 46.6 亿元增长至164.6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2.3%,未来市场液冷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温控直接影响着储能系统安全性,风冷具有低价优势,而液冷具有高效优势,且二者目前都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使得行业对于储能系统该选择什么样的温控方式争论不休,由于标准难以统一,各企业只能风冷、液冷都进行布局。
现阶段,不少头部企业为了站在抢跑位置,已经开始在储能温控领域作出新的探索,并提出了新的储能温控方案,如华为采用风冷+液冷的组合温控以及像新能安风冷液冷都不用的储能系统。
从消防系统来看,头部企业也在不断推进建设安全及消防系统标准统一,从早期在储能系统中配备全氟己酮灭火器,到配备烟雾和气体检测器,再到浸泡灭火最后一道防线,以及泄爆装置的配置,各企业在储能消防方面也在不断推进建设新标准的建设。
从运维服务来看,现在的储能后期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提供设备本身的维护管理,多家头部企业已经实现了全周期一条龙服务能力,从前期建设到后期投运,都已经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全套后期服务标准并能提供全流程服务。
而最近较为火爆的构网型储能和虚拟电厂相关的云平台,各家头部企业也已经开始先行布局。
此外,储能头部企业在产品、建设、项目甚至技术路线等多个方面都在不断找寻抢跑机会,以在细分领域中取得标准制定角色。
无论在什么行业中,都流传这样一句话:得标准者得天下。
能够抢先制定行业标准对于储能企业来说好处很多。除了塑造行业格局、提升企业形象以及获得相应奖励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竞争优势,降低竞争风险。
具体来讲,当企业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时,在同质化严重的时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建立竞争壁垒,可以阻止竞争对手进入,降低企业竞争风险,以使得企业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实现市场收益最大化。
此外,在招投标市场中,企业有更多的先发优势。作为标准制定者,更接近项目的标准要求,从项目开发早期到后期落地,行业标准制定者毋庸置疑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发优势。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低碳网的内容为低碳网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