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来源:人民政协网
“绿证成为全球贸易绿色化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的绿证国际认可度还较低,与国际绿证的互认机制尚未落实,这对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构成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指出,中国企业亟须适应国际客户供应链脱碳对绿证的要求,完善相关制度和体系,加强中国绿证国际认可度。
据了解,目前国际领先企业积极推进供应链脱碳,绿证正成为全球贸易的关键要素。2023年,中国绿证交易数量大幅上涨,仅京津冀绿证成交数量就达200.6万张,同比增加72.2倍。有调研显示,30%的受访东莞外贸企业被客户要求提供绿证。
但在实践中,蒋颖发现,我国的绿证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不可追溯,直接影响其可信度。目前,中国绿证的发行、交易、使用和注销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可验证性,可能导致其环境效益被重复计算或虚假申报,削弱了绿证的可信度。
二是与碳市场缺乏协同度,导致绿证通用性受限。在使用中,企业无法通过绿证抵消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叠加国内碳市场与国际碳市场尚未打通,绿证在国际市场的应用受限。
三是政策规定国内项目只能申领国内绿证,不利于国内绿证提高国际认可度。虽然文件中也提出了将“积极推动国际组织的绿色消费、碳减排体系与国内绿证衔接”,但目前仅出台纲领性文件,尚缺具体实施细则。
针对存在的问题,蒋颖建议建立绿证追踪和监督体系。“可借助区块链技术确保绿证开发、交易、使用、注销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全程可追踪。引入注销机制,即绿证在使用后必须进行注销不可复用,且注销记录对所有市场参与者开放。并扩大区块链绿证项目的示范应用范围,向相关国际组织推广中国绿证区块链应用成果。”
蒋颖认为,在这过程中要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等主要监管部门职责,提升绿证与碳市场的协同度;并在减排贡献方面对绿证和碳市场机制进行权重分配和功能界定,推动指标互认及明确抵扣机制。
同时要加快制定国际互认实施细则,促进试点在重点外贸区域实施落地,进而推广到全国。她建议国家能源局、地方主管部门、国际绿证核发机构、行业专家和主要利益相关者组成工作组,分析国内外体系差异,识别互认障碍,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自贸区或特定行业内实施试点项目,探索中国绿证与国际绿证的互认操作,通过这些试点收集数据,评估互认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全面实施互认提供实践依据。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低碳网的内容为低碳网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