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地金创
3月26日,“海上论碳会客厅”系列活动之大咖开讲在国家开发银行大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绿地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简称“联合赤道”)、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绿色产业生态服务中心(筹)、绿色低碳供应链—碳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绿色低碳供应链—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主办。活动汇聚了政府机构、企业及研究机构代表,围绕新加坡建筑节能降碳政策、建筑碳信用机制创新及绿色金融实践展开深入交流。
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活动上,来自新加坡建设局(BCA)Green Mark部门的金广宇博士围绕《推动新加坡建筑能源效率提升》主题,系统介绍了新加坡推动建筑能效提升的政策体系与实践经验。他分享了新加坡建设局如何通过强制性标准、激励机制及技术创新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为国内建筑节能降碳提供了宝贵的国际经验。
国际建筑碳信用机制探索新突破
绿地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想博士从实践角度,详细介绍了新加坡建筑碳信用试点案例。其中,新加坡乌节城中假日酒店整体节能改造项目作为首个试点案例,于2024年6月28日在绿交所成功挂牌,产品名称为“狮城假日”,展现了绿地金创在国际建筑碳信用机制探索中的重要突破,为全球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提供了成功的创新示范案例。
绿色金融助力建筑减碳
联合赤道绿色金融事业部华东区域总监郑晓光围绕绿色金融如何助力建筑减碳展开分享。他从政策与市场双重视角,深入解读了绿色金融政策趋势,ESG如何赋能企业发展,并探讨了绿色金融工具与碳信用交易机制的协同路径,为金融赋能建筑领域的低碳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2024年12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NovA!平台计划与新加坡建设局(BCA)SLEB智能中心联合发布了《建筑节能计算方法学》白皮书(https://sleb.sg/Context/ContentDetails/1095/63)。该方法学与绿地金创发起制定的国内首个公共建筑减排量认定标准——《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T/CSES 128-2023)实现了互认,这也是中新两国建筑节能减碳领域方法学的首次互认。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今年是中新建交35周年,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中新两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也促进了政策互鉴与技术合作,为国内建筑行业的节能减碳提供了国际借鉴。
未来,绿地金创将继续深化与新加坡的合作,总结建筑碳信用机制试点经验,推动国际建筑节能标准的互认,探索建立国际合规减排机制,拓展绿色金融与碳信用交易的合作生态,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全球建筑领域的碳市场建设,为建筑领域的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创新智慧与实践经验。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低碳网的内容为低碳网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