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1219星期四 距离2060碳中和还有12795天
热点关键词:
2024 12/12

王茜

来源:中国电力报

中国核电产业:把握机遇,凭优势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字体:
分享到:
扫一扫
摘要: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年会召开,各方探讨核电发展。全球积极发展核电共识渐成,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领先全球,且面临关键发展期。我国核电产业链有应对建设规模剧增的基础条件,凭科技创新、产业链等优势,还将从多方面推动产业发展,迈向 “核电强国”。

加快推动我国核电产业步入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年会观察

12月8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年会在京召开,来自核能发电主管部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科研、设计、建设、运营等单位的160余位代表齐聚北京,就分析研判核能发电形势和挑战,助力我国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共同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0.jpeg

“党中央以宏阔的战略眼光,在全球核电发展低谷期布局三代核电,把握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引领我国核电事业逆势而上。随着我国‘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为代表的国之重器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核能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中将发挥愈发重要的骨干支撑作用。”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大会上指出。

01积极发展核电的共识正在凝聚

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优质能源,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重视。

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在大会上指出,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核能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也成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电投集团首席科学家、“国和一号”总设计师郑明光在年会举行的我国核电四大技术总师对话沙龙上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没有核能发电,清洁低碳转型实现不了;没有核能发电,能源安全保证不了。

“当前,全球多数主要经济体均已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核能,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签署《三倍核能宣言》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31个,签约国将共同努力推进到2050年前将核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两倍。”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曹述栋在大会上介绍。

此外,欧盟议会正式将核能纳入绿色投资分类,法国政府提出大规模重振核电计划,英国政府将大力发展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美国也宣布新的“核能部署目标和行动框架”,提出到2050年新增核能容量达到200吉瓦的目标。

02我国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领先全球

顺应全球核电发展复苏趋势,近年来我国核电建设步伐亦显著加快,打破了以往每年核准两台、投运两台的均速节奏。2022年和2023年,我国连续两年分别核准10台核电机组,今年更是核准了11台核电机组。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郑宝森介绍,在装机方面,截至今年12月初,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57台,总装机容量5993.4万千瓦,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仅次于美国。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45台,总装机容量5304.7万千瓦,核准在运和在建的核电机组共102台,位居世界第一。在发电量方面,我国核能发电占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正不断提高。2023年,我国总发电量8.8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发电量3.2万亿千瓦时,核电发电量0.43万亿千瓦时。核电占我国总发电量的比例为4.9%,占我国清洁能源发电量的比例为13.4%。

随着社会对稳定绿色电力需求的进一步凸显,“十五五”将是核能发电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电装机有望达到1.5亿千瓦左右,核能发电量占比将达到10%左右。

中广核集团“华龙一号”原总设计师咸春宇也表示,预计“十五五”期间,我国每年保持16~20台核电机组建设将成为常态,这对我们的核电产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简化和优化系统降低核电建设成本;另一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效率,缩减建设工期,推动核电高质高效建设。

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则认为,在我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征途中,研究核电的重点不是发电,而是安全。核电进入快速建设时期,保证核电万无一失是重中之重。

03抓好差异化发展优势乘势而上

如上所述,当前我国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已达45台,这也意味着未来5年我国核电建设的规模将超过此前四十年的总和,同时意味着我们要用5年时间干过去40年所需要干的事。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核电产业链具备这样的基础和条件吗?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主任委员汪映荣在会上指出,有发达国家总结当前制约世界核能发电产业发展的几个难题分别是核电投资不知道从哪来,尤其是长期投资,其次是发展核电所需的人才和从业者匮乏,三是核电产业链不健全不强大。而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恰恰是我们的优势。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差异化发展优势乘势而上。

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清华大学教授、高温气冷堆总设计师张作义表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抢占先进核能技术战略制高点,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全面提升,三代和四代核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研发、受控核聚变研究、先进核燃料循环各环节的技术水平实现大幅跃升,基础科研取得新突破,核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更加坚实。

在产业链基础方面,曹述栋指出,我国核能经过40多年的持续发展,“核电强国”建设已具备较好基础。已形成了完整的核电研发设计、制造建造、运营维护、燃料循环等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具备每年10台/套左右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主设备制造能力和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新建核电机组建设工期可控制在60个月左右,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有一支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核能全产业链人才队伍,人数已超过22万人。

面向“十五五”,汪映荣认为,要推动“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标准化、批量化建设,以智能建造提高安全质量水平和效率;构建核能循环发展的可持续模式,推进压水堆与快堆协同发展;拓展核能综合利用,落实核能为化工基地、数字化中心等供汽、供电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核电“一带一路”国际化合作,开拓核电发展新市场;加快聚变能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相关法规、知识产权建设。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