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妍
来源:中国能源报
▲图为湖北十堰房县北城工业园。视觉中国
日前,云南省工信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打造绿色工业园区”是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到2025年,通过已创建的绿色工业园区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碳达峰优秀典型经验和案例。按照方案,该省将实施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废物资源交换利用、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绿电倍增”工程等多项减排措施。
《中国能源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云南,福建、河北、山东、浙江等十余省份,也纷纷将工业园区减碳列为重点,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园区是共同目标。具体如何推进,将成为各地关注的焦点。
部分园区已见减排成效
多地对工业园区的关注不是偶然。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大会上,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副司长逯元堂介绍,在全国范围内,仅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已达2500多家,工业园区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工业企业,碳排放量占到全国工业源的50%以上,由此成为减少碳排放的重点领域。
“抓住工业园区就是抓住了推进减污降碳的牛鼻子。”逯元堂表示,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推动,率先建成了73家生态工业园区,通过淘汰燃煤锅炉、能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减污降碳已见成效。2017-2021年,这些园区的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削减率平均值达到9.6%,远远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99%。
但这些工作还不够。“园区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带来新挑战,园内产业复杂,资源用量大。除了碳排放量高,排放还呈现源多汇少的特征,减排难度大,加上污染集中、产污繁杂,治理成本也比较高。”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表示,“千园千面”的现实,导致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大,部分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已实现相对脱钩,能够在培育经济发展的同时,持续保持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然而,更多园区仍面临减碳难题。
以化工园区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朱利中进一步称,化工行业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约0.75吨,碳排放强度较大。近20年来,全行业碳排放总量翻倍,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碳排放量占比高达95%以上。“这是工业园区减碳的重难点之一。”
能源系统和污染治理整体亟待优化
实施难在哪儿?“减碳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说实话很多低碳、负碳技术成本还比较高”“园内能源化工项目长期受困于高碳排放,迫切渴望好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煤化工项目讲究连续生产,但可再生能源电力存在波动性,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这是《中国能源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反馈。
郝吉明直言,对于不少园区而言,能源系统和污染治理亟待整体优化。“从用能规模和结构来看,80%的工业园区物理边界内,兼有集中式能源和环境基础设施。这些能源设施却呈现‘大少小多’的三高特征,燃煤机组占比高达87%,50兆瓦以下的小机组数量占比高达62%,基础设施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平均高达57%。想要实现优化,园区能源-环境系统需要设计循环共生的整体性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吕军带领团队,走访调研了1600多家工业园区,并于近期发布《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报告(2023)》。他发现,园区降碳减污协同存在着四大主要难点——碳排放精准测算难、园区减低碳对标难、减碳潜力定量化难以及路径和机制设计难。
“首先是边界问题,各园区的不清晰、不统一造成碳排放统计难,园区间低碳发展水平难以精准比较分析。底数不清,加上缺乏本地化数据,进一步导致缺乏减碳技术成本效益、环境收益和技术成熟度的综合评价。”陈吕军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污染物产生量大、温室气体排放高、工业耗能多,目前仍是制约园区生态效率的关键,与长期以来采取的末端治理手段不匹配。“比如,我们针对某化工园区案例的研究发现治理成本高达13亿元,占到产值的2.3%,末端治理难以为继。”
以地定产、以产见碳、以碳优产
种种因素催促着工业园区加快减碳步伐。“现已评定的73家生态工业园区,仅占到全国园区数量的3%左右,尚未形成规模影响力,空间分布也不均衡。总体来看,园区建设管理长效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省一级部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些园区更多是为了拿块牌子,后续管理及持续推进缺乏动力。”逯元堂表示,园区建设标准仍需提升,根据新时期新要求不断加以完善,“双碳”目标才能在园区层面得到进一步落实。
减排不仅仅出于自身因素。郝吉明提醒,从国际上看,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新国际贸易体系和产业竞争格局加速形成。比如欧盟已正式提出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欧盟进口商以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相同的碳价格购买排放证书,覆盖钢铁、电力和氢等六大部门,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行业。国际贸易碳壁垒带来的挑战,同样对园区减碳提出高要求。
对此,陈吕军给出“以地定产、以产见碳、以碳优产”的建议。“就是基于园区已开发土地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分析园区未来可实现的经济产值。通过已建土地、潜在新增土地等土地开发带动的产业发展,预见不同产业的碳排放水平。基于产业发展预期所预见的碳排放总量,开展园区碳总量基准配额分配优化。据此,统筹经济增长、资源产出率提升目标,制定园区碳达峰路线图,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
陈吕军强调,在减碳过程中应注重基础设施共生的效果。“以1600多家园区为样本,我们研究发现,通过基础设施共生,每年可以减少园区温室气体排放860万吨、节约淡水30亿立方米、削减燃煤发电和污水处理的全系统成本34-120亿元。”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低碳网的内容为低碳网原创,转载需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