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1226星期四 距离2060碳中和还有12788天
热点关键词:
2024 12/25

俞庆

来源:鱼眼看电改

虚拟电厂:多方关注下的利益博弈与发展期望

字体:
分享到:
扫一扫
摘要:各方对虚拟电厂看法不一,地方发改官员、光伏设备企业等不同主体各有愁绪与期望,虚拟电厂涉及利益博弈,其模式突破新能源既有商业模式,需构建包容开放生态解决问题,推动电力市场繁荣发展。

最近和各路朋友聊虚拟电厂,有个最大的感受就是:

愁!

(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

某地方发改官员,最近愁:本地若干GW的火电,再加上XXGW的已并网的风电、光伏,还有XXGW的待开工项目,本地负荷有限,外送通道受阻,协调起来比较困难。

于是他的想法是:

火电厂和风光大基地能不能参与虚拟电厂交易,多卖点电?

某光伏设备企业的负责人,最近也愁:

新产能淘汰旧产能,新产能也面临过剩,最近光伏项目投标频频击穿底价。

光伏能不能通过虚拟电厂参与市场,解决消纳问题,让行业喘口气?

某个充电桩运营商负责人,也很惆怅:

我们在XX市投资了一批场站,本来想按照规定的服务费收,结果一些中小运营商疯狂降价,用低价吸引充电流量,搞得大家都没钱赚。

充电桩能不能通过虚拟电厂,多个收入渠道?

某个分布式新能源投资商,他的惆怅是:

光伏、储能在卷完价格以后,是渠道的激烈厮杀,同一个品牌的多个渠道,多个中间人都在围攻优质项目,项目业主于是采取观望态度,光伏+储能这种概念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虚拟电厂这个帽子一戴,是不是能对业主更有吸引力一些?

某地市电网调度专业的朋友,他最近也有点烦:

从大型发电公司,到民营光伏、售电企业,再到一些想参与虚拟电厂的跨界公司,甚至互联网企业、电信公司等,纷纷前来咨询虚拟电厂的申报、注册、交易。

虚拟电厂目前交易几乎还没有,补贴极其有限,想赚钱的人这么多,都想挤进来,

虚拟电厂能不能先立后破,先把门槛和规则搞得高一点,不要这么一窝蜂。

其实:

1000个人,有1000个虚拟电厂。

无论是虚拟电厂市场主体确认并注册,还是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虚拟电厂任何的政策出台,背后都是利益博弈与平衡的结果。

上面说的这些例子,每一个都代表了一方的视角和利益。

10.png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虚拟电厂是一种多方博弈平衡,这和光伏、储能政策中,主要是供需双方博弈的形态还不一样。

目前很难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去解释所有的这些利益博弈点,但是从某种角度看,狭义的虚拟电厂是一种负荷侧、分散式、低电压等级接入的各类资源聚合,参与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的互动,并获得收益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

之所以虚拟电厂受到各方的关注,我觉得一个原因就是虚拟电厂突破了新能源行业的既有商业模式——要么自发自用卖电给用户,要么余量上网,卖电给电网或者售电公司。

10.1.png

无论是集中式发电,还是分布式发电,都基于链状的,中间环节自然垄断的电力产业价值链开展。

这种链状的关系遇到较大的瓶颈,比如电网可开放容量的问题,电网不再全额消纳的问题,电网投资节奏与风光投资不一致的问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网安全风险与安全成本显性化问题等等。

非电网企业对虚拟电厂的期待,本质上是“放开两头”的期待,甚至于超越了链式关系的“管住中间”,而是202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获得者所研究的领域——基于包容性增长的制度如何带来经济繁荣。

10.2.png

通过管住中间,建立电力市场化繁荣的基础设施服务,通过放开两头,去构建一个包容性的,网状的,多对多的电力市场生态。

唯有此,才能解决“这许多愁”。

回顾互联网电商的发展,首先是商品零售行业的开放,实现了消费品的市场化定价和交易,然后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开放,允许快递公司出现,解决了商品物理流通的问题,再是支付宝、微信支付解决了交易信任和小额消费贷款的金融问题,最后是在这过程中,构建起阿里云、腾讯云、以及庞大的数据传输和接入等数字化技术架构。

然后才有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繁荣,而这个繁荣所积累的巨大数据资产,又推动了AI的训练和算法的快速迭代。

如果没有这个包容性的网状产业体系,以及开放、透明、清晰的基础设施服务,所谓的电力大数据、电力大模型,都是无本之木,也缺乏明确的应用场景。

未有天才之前,需先有天才的土壤。

创新不易,一起共勉。


商务合作